專為家庭和 SOHO 族設計的 Synology WRX560 雙頻 Wi-Fi 6 Mesh 路由器
網路改變了眾人的生活模式,不管是都市或偏鄉地區,行動裝置越來越普及,因此家中建置無線網路是基本的環境。無線網路是讓行動裝置活絡於家中的主要橋樑。之前中華電信開放VoWiFi,解決室內訊號差、國際漫遊昂貴資費的問題,都一再證明一台無線路由器是家中或辦公室不可或缺的設備。但隨著連線的裝置越來越多,其連線干擾與牆面樓板的阻擋,經常造成訊號衰退與不穩定,所以對無線網路的品質需求越來越高。Synology WRX560 雙頻 Wi-Fi 6 Mesh路由器提供與 RT6600ax 相同的高階網路管理功能,卻有更實惠的價格,除了可以與Synology 路由器 Mesh 連網外,也可以單獨架設於家庭和辦公室網路。
Synology WRX560 開箱
雖然沒有華麗的外觀紙盒,使用一慣、簡單、樸素風格的環保材質,整個包裝看起來相當低調,只有在左上角貼上彩色的產品名稱與簡易功能特色的貼紙。
紙盒背面有基本的規格說明,註明提供兩年的保固。
來看看官網上的硬體規格,四核心1.4GHz的高通處理器,512MB DDR4記憶體,雙頻 Wi-Fi (2.4GHz+5GHz),一個USB 3.2 Gen 1,一個WAN、一個2.5GbE和3個LAN的Gigabit網路埠。
- 處理器:Qualcomm Hawkeye IPQ8071A 四核心 1.4GHz 處理器 (14nm)
- 硬體加速引擎:Layer 4 / Layer 7
- 記憶體:DDR4 512MB
- 隱藏式天線:4×4 MIMO 高效能內置型天線 (5 GHz),2×2 MIMO 高效能內置型天線 (2.4 GHz)
- 有線網路:Gigabit WAN x1、2.5GbE WAN/LAN x1、Gigabit LAN x3
- 無線網路:802.11 a/n/ac/ax
- 無線速度:雙頻 Wi-Fi,600 Mbps(2.4GHz)+2400 Mbps(5GHz)
- 擴充埠:USB 3.2 Gen 1 x 1 (5V, 0.9A power output)
- 尺寸:233 mm x 194 mm x 66 mm
- 重量:1.35 公斤
主機有一層薄黑墊包覆著,無法直接看到主機與配件。
移開主機看到內盒防撞凹槽來防止碰撞,且配件(網路線、電源供應器)與WRX560路由器有區隔,防止主機與配件運送中的移動受損。
移除黑色薄套後看到WRX560路由器主機,採隱藏式天線看起來就是乾淨俐落,外型立體感相當十足好看。
機身是黑色霧面烤漆,質感不錯,整個尺寸為233 mm x 194 mm x 66 mm,重量1.35公斤。
隱藏式的無線天線(5GHz與一組2.4GHz)更能完整呈現主機的外觀。無線支援802.11ax的WiFi 6,向下相容 IEEE 802.11a/b/g/n/ac,可與 RT2600ac / RT6600ax / MR2200ac組成 Mesh 無線網路。2.4GHz 和 5GHz 無線頻率的最大無線傳輸速率分別為 600Mbps 和 2400Mbps,最高無線速率達 3,000 Mbps。
正面看到有四個切面與U型散熱溝槽連成的造型,整體而言相當有立體感。正中央是印著Synology商標,下方有產品編號與三個指示燈。
Synology WRX560外型太酷了,從側面看去有菱有角切面,採直立方式不適合橫擺。
背面與正面大致一樣的布局,背面板由Synology標誌變成貼紙,面板與兩邊斜切面一樣有散熱孔凹槽,與正面的差別是下方是連接埠區。
底座除了四個方軟墊外,也有大面積的散熱孔。
正上頂方一樣也有散熱孔,上下前後四面都有散熱點,增加散熱對流的空間。
筆者覺得下圖的角度相當好看,沒有突兀的多支天線,整個造型與視覺效果擺在客廳完全沒有違和感。
背面的連接端子由左至右為電源開關、電源孔、WAN/LAN網路孔與Reset重置鈕。獨立的 Gigabit WAN 埠(藍色)就是接中華電信接小烏龜用的,而黃色的四組 LAN 埠是給內網用的,不過LAN1可支援第二條WAN接口,也就是目前較專業的路由器配置的雙WAN埠功能,可同時接入不同ISP線路、3G網卡,支援線路備援、頻寬擴充、負載平衡等功能,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的頻寬。
值得一提的是此LAN1埠支援 2.5Gbps 網路,專為繁忙的網路環境而設計,相當有彈性。
USB 3.0與WPS、WiFi硬體按鈕,為了方便讓使用者一鍵操作,則是放在左側邊。想要插入USB裝置,或是夜間不想使用Wi-Fi時,不用再繞到背後去。
與RT6600ax一樣採用可換式插頭,支援全球電壓100V 至 240V AC。
使用DS Router連接設定WRX560
WRX560x 內建的作業系統名稱為 Synology Router Manager (SRM), 是 Synology 專為 Synology Router 量身打造、開發的操作系統,符合使用直覺並滿足您全方位的需求,首先將電源線接上並開啟電源,將網路線連接WAN埠與中華電信的小烏龜的LAN埠。
行動裝置普及後,家中沒有PC的不算少,所以筆者要使用手機來設定,下圖提供Android與iphone手機的下載QRCode,讓你可以更方便直接相機照相連結來下載。
首先將手機的Wi-Fi連到Synology WRX560的預設SSID上(Synology_XXXXX),密碼則是在無線分享器機器的背後貼紙上,也可以選擇直接掃 WRX560機器背後的QRcode。
進入DS router App歡迎畫面後,可以選擇設定全新的路由器,或是管理既有的路由器,若你沒有其他Synology Router,當然是選擇「全新的路由器」。
搜尋到產品後按下〔開始〕,請指定管理者帳號與密碼,接著來到Wi-Fi設定的畫面,指定SSID與密碼,並挑選國家後按〔下一步〕來繼續。
Synology WRX560的操作模式,分別為無線路由器、無線存取點(Mesh)和無線中繼器可選擇。除非有特別的需求,否則一般來說都是當成無線路由器來使用,畢竟一台功能齊全的無線分享器,當然是要設定無線路由器較實惠。而「從網際網路存取SRM」的選項,就是讓遠端網際網路使用者可以透過HTTP/HTTPS連接埠來存取SRM,其預設是停用,你可以選擇直接啟用或之後再設定。
網際網路連線的方式有自動取得、PPPoE、手動設定和DS-Lite,挨踢路人甲申辦的是中華電信的500/250M光纖,有個浮動固IP,為了架站需求,所以選用PPPoE的連線並輸入帳號與密碼。但目前中華電信的小烏龜大都內建DHCP服務,不想那麼麻煩可以選擇「自動取得IP」。
按下〔同意〕來繼續,Synology Router設定需要3分鐘的時間,請耐心等待。
若不了解QuickConnect是什麼東西,可以先略過直接進入管理,之後再設定也是OK的。
看到大大的已連線字眼與WRX560的圖片,下方有即時的流量與已連線的裝置看,往下捲動,有新的活動通知也會出現在主頁面上。在「裝置」頁面上,可以清楚看到無線與有線地的分類,每個裝置都有可以看到即時的流量,連接的Wi-Fi SSID、頻道、線上與離線等。
「設定」內有許多功能設定,如Wi-Fi、網際網路、流量監控、連接埠轉送、Synology帳號、QuickConnect、安全性與系統等設定。
想要在遠端管理WRX560,最方便的就是直接設定QuickConnect,不過要先申請Synology帳戶,之前先選〔略過〕來節省篇幅,有興趣可參考筆者的「 Synology 全新三頻 RT6600ax Wi-Fi 6 無線路由器開箱」文章中的「申請Synology帳戶與設定QuickConnect ID」章節。
有Synology帳號就可以設定唯一值得QuickConnect ID。
走向雲端運用是大勢所趨,問題如何讓使用者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連回到家中的Router,只要「QuickConnect」 讓你走到哪都可輕易連回家中的Router,所以之前的QuickConnect設定就是讓你拋開一切的惱人IP、網域名稱等一推有的沒的。
使用瀏覽器終進入Synology Router Manager(SRM)網頁管理介面,有玩過Synology NAS的朋友,是不是讓你感覺似曾相似呢?其實SRM系統與DSM的GUI介面類似,相信操作過人的一致認為是分享器上最易使用的介面。
Synology Router Manager (SRM)系統,可說是專為網通產品設計的強大作業系統,直覺化界面的網路管理,無需太多的IT技術也能輕易地設定與操作,除了該有路由器功能都有外,網站過濾和家長監護功能、頻寬管理、網路分割..等。加上隨身碟、SD卡與行動硬碟,搖身變成小型檔案伺服器,架設Mesh Wi-Fi也遊刃有餘,又有無限可能的套件中心,輕鬆當起VPN與入侵預防系統服務。想要更詳細的了解SRM系統,請參考如下連結。
RT6600ax與MRX560的選擇
以往都是依「網路連線速率」來選擇適合的無線路由器,當然為了能有較高的網路穩定度,一般都喜歡外露的天線。拜科技的進步,如今隱藏式的天線也能有外露天線的網路穩定度。
目前Wi-Fi 頻率有「2.4GHz」與「5GHz」頻段與速度的區別,為何麼5GHz完全無法取代2.4GHz頻率,因為2.4GHz頻率能夠傳輸比5GHz頻率更遠,且較高頻率下會衰減得更快,如果有數牆之隔的話,2.4GHz的穩定性會更好。所以若是在乎Wi-FI覆蓋範圍,則應選擇2.4GHz而不是5GHz。但很多無線設備也是使用 2.4GHz 的頻段(一些如無線滑鼠、藍芽音箱、微波爐和無線電話),因此很容易造成干擾。
所以雙頻路由器的出現解決了互補效果,要覆蓋能力與穿牆選擇2.4GHz,要傳輸效能可以跑5GHz 。但問題小空間或許還可以,遇到透天或大坪數,Mesh WiFi 環境才是正解,有關Mesh實作可參考這裡。
以外形來說,WRX560看不到聳立的天線,較適合居家擺設。不過WRX560是雙頻設計,RT6600ax是三頻,MR2200ac也是三頻,魔鬼藏在細節裡,MR2200ac的兩個5GHz頻道是Wi-Fi 5,且速率有只有876Mbps ,而WRX560是WiFi 6,單一5GHz頻道的速率高達2400Mbps。雖然多頻的優點是讓 Mesh 有專屬的通道,但速度效能也是蠻重要的,以下列出三台設備的規格比較表,無法一一比較細節,小編則是框出主要的不同之處。
想要將Wi-Fi訊號範圍延伸覆蓋至整棟房屋,Mesh Wi-Fi是正確的選擇,這時需要一台「主要 Wi-Fi 存取點」 (也稱作主要路由器)來專責連線至數據機,並與中繼 Wi-Fi 存取點 (也稱作中繼路由器)以無線或有線連接搭起一座橋梁,提供網際網路連線給鄰近的用戶端裝置,下圖是主要路由器只有雙頻,因此中繼路由器勢必會與其他行動裝置一起搶主要路由器的頻寬,但只要頻寬夠大夠快,仍然可以擔起重責。
WRX560是2.4GHz與5GHz雙頻設計,但單一5GHz頻道的速率高達2400Mbps,當成 Mesh 主要 Wi-Fi 存取點沒問題。唯一缺點當中繼路由器或連線的裝置一多,搶頻寬塞車的窘境就會出現,不過搭配有穿透力高、覆蓋範圍廣的2.4GHz,對於居家和 SOHO 族用戶來說,應該是足以堪大任。
RT6600ax在Wi-Fi上採用一個2.4GHz與兩個 5GHz 頻道的三頻設計,三個頻段總共可提供 6600Mbps 總頻寬,三頻的優點可以讓 Mesh 有專屬的通道,即使在讓大量使用者連線中,也能擁有穩定的品質。來看看 RT6600ax 可以將一個5GHz獨立出來提供Mesh間的傳送,既可延伸Wi-Fi範圍又不會影響裝置Wi-Fi的連線塞車,絕對是 Mesh 主要 Wi-Fi 存取點的最佳選擇,不過價格上比WRX560貴上不少。
「主要 Wi-Fi 存取點」 與中繼 Wi-Fi 存取點採用乙太網路線連接,這樣可以將覆蓋率與Wi-Fi速率到最佳連線效能。
WRX560是一款雙頻的Wi-Fi 6 Mesh 路由器,一個2.4GHz與1個 5GHz 頻道(總共可提供3000Mbps)。因專為現代智慧化家庭和 SOHO 族而設計,所以採用隱藏式天線讓設備小型化,仍提供更大範圍的無線訊號覆蓋,讓更多裝置享有更高的速度。重點能以更實惠的價格提供與 RT6600ax 相同的高階網路管理功能,要當主要Wi-Fi也不是問題。
既生瑜何生亮?如何選擇RT6600ax與MRX560呢?沒有金錢的壓力,直接購買RT6600ax絕對不會失望。但以CP值來說,WRX560是不錯的選擇,除了可以單獨架設於家庭和辦公室網路,也支援搭配其他 Synology 路由器機種連成 Mesh 網路,告別 Wi-Fi 死角,既可攻又退可守。且採用節省空間的設計的隱藏式天線,擺在居家客廳美觀大方,支援超高速網路或高效能裝置,RT6600ax該有的網路管理功能,MRX560一點都都沒少。
- Synology 專為網通產品設計的 SRM 1.3 路由器作業系統
- 如何在 Synology Router 上建立 Site-to-Site VPN 連線
- Synology Router 無線路由器的VPN Plus Server套件
- Threat Prevention 套件守護 Synology RT6600ax Router 遠離網路的威脅
Mesh Wi-Fi 最佳化部署
Mesh Wi-Fi 可以讓使用者可以透過一組 Wi-Fi SSID 和密碼,連線至同一網路中的多台路由器中穿梭,簡單說,就是將兩台以上的路由器部署而成單一的無線網路,提供使用者無縫、順暢的 Wi-Fi 連線。部署 Synology Mesh Wi-Fi 系統時,若希望達到最佳的連線效能,您需要考慮Wi-Fi 存取點的部署與Wi-Fi 系統的連線類型。
不同的環境有不同Wi-Fi 存取點的部署方式,例如公寓與透天的布署位置Wi-Fi 存取點置也有所不同,一般原則如下
- 公寓或大樓:主要 Wi-Fi 存取點儘量放置中央,與中繼 Wi-Fi 存取點之間的距離最多為兩道牆面。
- 兩層樓的房屋:將主要及中繼 Wi-Fi 存取點放置在不同樓層且靠近樓梯口。
- 三層樓的房屋 (三層樓,或兩層樓加地下室):將主要 Wi-Fi 存取點放置在中間樓層,其餘樓層各放置一台中繼 Wi-Fi 存取點,並讓裝置盡可能靠近樓梯口。
連線類型也是決定 Mesh Wi-Fi 系統連線效能的重要因素,善用有線與無線的搭配,以乙太網路線連接所有 Wi-Fi 存取點,主要 Wi-Fi 存取點的位置將不會影響 Wi-Fi 系統的傳輸速率。
當然你想要講求高速,也可使用乙太網路線連接所有中繼 Wi-Fi 存取點,如下圖所是,這樣可以將每個地方的Wi-Fi速率到最佳連線效能。
至於Wi-Fi 存取點數量上限如下:
- 皆以無線連接的上行網路:1 台主要 Wi-Fi 存取點 + 6 台中繼 Wi-Fi 存取點。
- 皆以有線連接的上行網路:1 台主要 Wi-Fi 存取點 + 12 台中繼 Wi-Fi 存取點。
- 同時以無線與有線連接的上行網路:建議不超過 12 台中繼 Wi-Fi 存取點。
SRM 系統內有個Wi-Fi獨立出來一個專屬的Wi-Fi Connect套件,SRM的畫面相當一致,介面淺顯易懂,左邊是一貫的功能選項,右邊是內容設定畫面,選「Wi-Fi存取點」並點選〔新增〕出現部署方式的選擇,下圖是筆者在既有的Mesh Wi-Fi中加入一個WRX560的中繼Wi-Fi 存取點。
部署方式可以的選擇使用無線方式橋接,或是同時使用有線與無線方式來連接中繼路由器(Wi-Fi存取點),建議以同時使用有線與無線方式來部署。部署時有線的連接要注意連接埠的位置,主要Wi-Fi存取點是接在LAN埠,中繼Wi-Fi存取點則是接在WAN埠。
筆者雖然是選擇同時使用有線與無線方式來連接中繼路由器,但卻沒有接上乙太網路線,一樣快速找到無線的WRX560,接著連線並更新相同的版本即完成設定。
進入Wi-Fi存取點查看,原本筆者的主要Wi-Fi存取點與工作室的中繼Wi-Fi存取點是有線連接。如今新增後發現工作室與WRX560中繼Wi-Fi存取點是無線連接。
試著接上有線網路,經過偵測不用多久時時間,發現馬上以有線方式橋接上了。
筆者試著改變WRX560的位置,變成 Star 的Mesh連接方式。由於Mesh是智慧型的自動偵測最佳連結方式,發現有時會跑回原先的工作室串接,或許是筆者的房子不夠大吧!
架構Mesh WiFi 系統環境另一個優點就是漫遊不用手動切換SSID,如上圖在筆者在工作室上使用手機上網,可以很清楚看到在Wi-Fi裝置上有2個連接的裝置。當走到WRX560中繼Wi-Fi存取點,沒多久發現如下圖。
假如你的環境是4F透天厝,若以無線連線部署 Wi-Fi 系統,因為連線末端的中繼 Wi-Fi 存取點離主要 Wi-Fi 存取點最遠,其速度將是系統中最慢的。因此,若想以無線方式連接所有 Wi-Fi 存取點,建議您將主要 Wi-Fi 存取點放置於中間樓層。
一樣是4樓透天厝,假如你預算有限,只有兩台WRX560無線路由器怎麼辦?善用實體網路線可以讓你的覆蓋率與效能達到最佳環境。
Mesh無線網路系統中的每個節點之間會互相溝通,亦可獨立運作,Mesh是Wi-Fi演變至今功能最完整,亦能解決現不同家庭環境所困擾的無線網路死角問題,不管是透天、大空間與使用人數較多的場合都可迎刃而解。且Mesh Wi-Fi還有一個優點,若是當中某個無線路由器故障或是斷線的話,Mesh無線路由器會自我管理與修復,也就是自動會找尋另外一台最佳的訊號點,讓整個無線網路環境維持一定程度上的正常運,不會因為一個節點斷訊導致全部癱瘓。更多Mesh Wi-Fi的實作可參考筆者的另一篇文章。
心得與感想
Synology WRX560的硬體規格已相當不錯,對一般家庭與SOHO來說也相當實用,尤其加上了強悍易使用的SRM系統,你會發現高硬體規格搭配易用的SRM系統簡直是如虎添翼。但網路速度的追求永遠不嫌快,面對裝置越來越多、連線干擾與牆面樓板的阻擋,Synology WRX560 Router擁有智能技術,支援 Mesh Wi-Fi技術,以實惠的價格也能擁有 RT6600ax 相同的高階網路管理功能,讓你的無線環境再也沒有「死角」這兩個字出現的機會。還有WRX560外觀跳脫出一根根雜亂的天線,採用隱藏天線,讓家中客廳的居家氛圍不再那麼科技味,待在家的時光變得更加療癒而愜意。
延伸閱讀:
- 遲來的 Synology 全新三頻 RT6600ax Wi-Fi 6 無線路由器開箱
- DIY組裝電腦嗎?來看看挨踢路人甲組裝兩台的想法與見解
- DIGIFAST DX3 隨插即用全方位隨身攜帶 M.2/SATA SSD 外接座